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所独有的藏传佛教佛殿音乐“道得尔”,保留了我国古代藏族宗教、民间音乐和清代宫廷部分乐曲的古老风貌,是藏、汉文化的一种特殊混合体,充分体现了两个民族文化的密切交流与融合。拉卜楞寺佛殿音乐产生200多年以来,以其优美舒缓的音调、典雅肃穆的旋律、鲜明规整的节奏、深沉淳朴的风格,深受安多地区广大藏蒙人民的喜爱,具有浓郁的宗教风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“道得尔”乐队:由宫廷礼仪乐队演变而来
拉卜楞寺佛殿音乐“道得尔”颇有来历。“道得尔”乐队实际上是一个宫廷礼仪乐队,主要是为嘉木样活佛的正式活动(如上殿、讲经、宴请、出行、迎送贵客等)伴奏。据《汉藏蒙关系史概要》记载,早在17世纪中叶第一世嘉木样活佛从西藏东返的途中,随从僧人要求奏音乐,嘉木样说:“按佛规是不应当奏音乐的,你们要奏就奏吧。”于是僧人们便煨桑祈祷,烧香叩头,奏乐自乐。翌年4月,亲王与嘉木样活佛一行辗转各地择址,最后决定在大夏河岸的扎西奇地方创建寺院。
1711年底,拉卜楞寺闻思学院大经堂建成,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典礼。在典礼上,寺院的几位僧人组成了乐队奏乐示庆,这便是“道得尔”乐队的雏形。此后,经历世嘉木样的组建、扩充,特别是到了第四世嘉木样时期,移植了清朝殿廷音乐和内地寺庙音乐,“道得尔”乐队渐趋完善,具有了一定的规模。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组织人员由“道得尔”乐队伴奏演出藏戏,在拉卜楞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。
“道得尔”的主要演奏乐器有九音云锣、笙、管子、骨笛、钹等。乐队成员是从寺院六大学院的僧人中选调的,即闻思学院(大经堂)10人,其他五大学院各两人,除此之外,再从技艺高超的僧人中选出第21人。